公益互助

林炉生:致力振兴乡村的农民之子

 18300  0  1
  • 楼主 yili 万众敬仰

    致力振兴乡村的农民之子

    ——林炉生:14年只做公益一件事

    2016年年尾,《中国青年》记者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大楼里见到林炉生,这是他毕业十年后重回学校读硕士,学习公益管理。他身材瘦弱,十二月的寒冬里只穿一件薄薄的黑色西装,脚上的鞋还是一个朋友送给他的。在衣服的领口边,你很难不注意到他别着一枚鲜红的北大校徽。

    在光华管理学院西装革履的人群中,林炉生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如果不是最近一则新闻的报道,少有人知道眼前的这个80后年轻人已经做了14年公益。

    公益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我们这个时代,名人富人做公益不是稀罕事。但一个福建农村的贫穷大学生,从大学开始就投入公益事业,毕业后拿着微薄的收入,面对家人以及同学朋友的不解甚至嘲笑,又坚持了整整10年,这多少让人有些好奇。

    林炉生的大学班主任刘战老师告诉记者,他和多数学生不同的是,“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并付诸行动。”      

    2016年12月22日,北大学子林炉生回老家农村创建公益书院的事情被媒体报道出来。他的公益团队成员有些担心阅读量,“这不是一个娱乐性话题,可能马上就成为过眼云烟了,关心公益的群体没有关注明星那么多嘛。”

    然而得到的回应令团队的所有成员都有些惊讶,“排在阅读量的前几名。”当团队成员雀跃之时,此刻的林炉生正在北京大学的学生宿舍里席地打坐,每天早晚的禅修是他的必修课,没有什么事能影响到他。

    身材瘦小、双眼有神、表情严肃的林炉生,将甘地打坐禅修的一张画像作为自己的微信头像。从2008年第一次读《甘地自传》开始,他就将甘地视为偶像,他把甘地的电影和自传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从中寻找人生的价值。

    林炉生对《中国青年》记者说,十多年来几次想要放弃,但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将他再次牵引回来。记者问他那是一种什么力量?他想了一会儿又摇了摇头,“说不上来。大概那是我的梦想,将公益当成自己的生活方式,它能让我快乐。”

    14年,只做一件事

    大学刚毕业时,林炉生本有过令父母骄傲的工作,是 北京师范大学后勤物业中心职工,担任行政文书工作。作为农村走出去的名牌大学毕业生,父亲盼望他当官,那是光耀门楣的事情。

    “父亲到现在还是希望我当官,他会问我,炉生,你现在的职务是当官吗?”林炉生憨憨地笑着。

    他说自己志不在此。事实上,当初工作不到一年,林炉生就辞掉了这份体面的工作,全职进行公益创业。

    这个决定在当时不止父母表示反对,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研究院院长沈湘平教授是林炉生在大学期间“农民之子”社团的老师,他也对林炉生的决定充满担忧:“他老家是福建农村的,辞去工作对他来说就是失去了铁饭碗,我们都担心他如何维持生计。”

    然而沈湘平又是最早一个站出来往林炉生的公益项目里投钱的人,他说自己当时毫不犹豫地投了一万元。除了沈湘平,和林炉生大学同一个社团的其他六个好友,每人也给他投了一万元。这确实是一笔慷慨的投资,没有人想着投进去的钱能获利。

    “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慷慨地投钱?”记者问。

    “他们其实都想做公益,只是都有工作在身。我辞了职全职做公益,他们当然支持”, 林炉生说。

    在这些师友们的眼中,1982年出生的林炉生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思维,大学学经济的他没有选择进金融机构或者考公务员,而是始终对公益抱着极大的热情。从2002年至今,14年间,他一直围绕这件事在转。

    做公益,初心很重要

    拥有善心是林炉生的生活态度。很早开始接触禅修,他将初心看得很重要。“做什么事初心是重要的,做公益也是如此。”

    在刚成立“北京农民之子文化发展中心”这个公益组织时,林炉生给自己每月只发1000元的薪水。“我很多时候一个月用150元。”他说起这个数字时,脸上掠过骄傲的神情。

    这个数字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多少有些不可思议,然而林炉生自己并不在意。“我们的工作地在北京乡村,吃住都花不了多少钱,我自己又不爱消费。”他并不觉得自己已经足够节约,颇为激动地给记者阐述“简单生活”的概念以及比他更节约的人的例子。

    在怎么帮助农民这件事情上他曾经也犯愁。想过做农村经济的公益项目——帮着村里人卖板栗,林炉生带着团队成员去各种企业四处推销,跑去河北唐山和山东青岛,但结果无功而返。他也搞过农村旅游公益项目,仍旧以失败告终。

    那段时间是林炉生最焦虑的时候。与团队成员一开会就立马变成吵架,先前的老毛病坐骨神经痛也变得更加严重,那是他第一次想到放弃。

    就这么放弃吗?林炉生也曾反复考虑。在偌大的北京,找工作于他不是难事。然而他仍旧舍不得放下公益。“那是一种热爱,它带来快乐,就会很难割舍。”

    后来,他转而走向自己熟悉的农村教育。“这才是我们熟悉的领域”,林炉生至此方有些恍然大悟。他的决策得到了团队所有成员的支持,一些著名基金会也看好他们的项目,比如香港陈一心教育基金会、香港社区伙伴……这让林炉生再次看到了曙光。

    他干劲儿更足了,在北京燕山山脉脚下,林炉生决定将流动儿童教育这一块独立剥离出来,成立“燕山学堂”。

    基地是村民的养鸡场地改造而成。团队成员跟着林炉生从盖房子开始,到修厕所修路,自己种地种菜。团队成员尹海霞形容那时候的生活是“出世修行、入世关怀的探索。”

    那时候外面的世界已经有了很多变化,不断上涨的房价和物价,网络上铺天盖地炫富的人群林炉生不关注这些,“我们这个圈子里讨论这些的很少”,他又憨笑了起来。不理会外面的变化埋头干,他当时的薪水是2000多元。

    这个像世外桃源的学堂建成后,在北京的一些打工者开始将孩子送到“燕山学堂”学习体验。 林炉生崇尚“自然教育”,在燕山学堂有意开设了一些普通学校没有的课程,比如木工课程、《诗经》、《本草纲目》。孩子们在大自然中锻炼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林炉生乐于见到这些于考试之外的改变。

    公益创业不仅给林炉生带来了快乐,也带来了荣誉。2007年,“农民之子”公益组织获得腾讯社会创新奖,2014年,“燕山学堂”获得英国大使馆社会企业奖。从四五百个公益组织中评出十几个获奖组织,林炉生应该是为之感到骄傲了。但他却说,并不关注这些奖项可以带来的荣誉。

    记者有些好奇,他作为一个年轻人何以对荣誉有这样淡然的态度。林炉生指了指眼前的一棵树说:“初心很重要,只要我们做一件事情的初心是纯净的,比如这棵树,如果我们专注于当下,去细心浇灌它,会不会以及何时开花结果是顺其自然的。操心又有什么用呢?”

    返乡做公益的年轻人

    2011年,是林炉生在北京全职做公益的第5个年头,月薪3500元,这是他在两个公益组织薪水的总和。

    29岁的林炉生,又一次走到了人生的关口。父母年事已高,失去了赚钱能力,家中的三个哥哥姐姐都在外打工,他觉得自己有义务每个月给父母一部分钱贴补家用。

    “这是第二次想到放弃。”以前林炉生并不过多考虑经济,但眼前的情况,已经容不得他不考虑自己微薄的收入。“其实很多做公益的年轻人和我一样,就是在这个时候想到放弃了。差不多三十一二岁吧,那时候自己要成家,还要给父母养老。”

    然而这次大概是命运的不放手了。关键时候,“希望工程”创建人徐永光发起了“银杏伙伴成长计划”,他对林炉生来说是及时雨。

    这个计划的设立就是考虑到林炉生们当时面临的问题。“人才的流失是我国公益行业的极大损失。”徐永光说。

    层层考察后,林炉生幸运地成为了这个计划的受益者,得到了每年10万元的资助,他的公益之路又能走下去了。林炉生立即打电话给父母告诉他们这个喜讯。父母有些不敢相信,“又在跟我们开玩笑。”林炉生母亲说。

    2013年,林炉生萌生了一个新想法:返乡做公益。

    林炉生说, 在家乡福建,乡贤素有回馈家乡的传统。他给我罗列了一系列名字:陈嘉庚、曹德旺、林文镜……

    其时,福建正荣基金会邀请他担任理事,林炉生突然觉得为什么不返乡做公益呢?既可以照顾父母,又可以继续自己的事业。

    然而做这个决定并不容易。很多在北上广等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因为所谓的“面子”问题,宁愿在大城市街头散发小广告,也不愿回小城镇找工作。离开一线大城市需要下很大的勇气,在年轻人中甚至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小城一个房。”

    为了说服自己,林炉生特意画了一张对比图,一一列出北京和福建家乡的优缺点。对比后他发现,农村并不比大城市差。

    “你说,房子一定是北京的更好吗,不见得,我们老家的土楼就很好。”林炉生骄傲地对记者说。

    土楼,在200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是林炉生最绵长的记忆。一直到9岁以前,他都住在福建漳州市云晋县内龙村的陶淑楼。

    因为缺乏修缮保护资金,陶淑楼正面临破败和坍塌的风险,林炉生决定挽救他的记忆。他回到家乡做的第一个公益项目就是整修陶淑楼。

    村民们提出了质疑,谁会义务来修他们的破旧土楼呢?“又不是做生意的大老板,哪来的钱给别人修屋子?”

    采访中,林炉生拿出两张印有陶淑楼的明信片送给记者,那是2016年新年开始给陶淑楼搭脚手架的场景。照片里的陶淑楼面积很大,但破败不堪,村民的怀疑显得合情合理。

    林炉生不听这些质疑的声音。他先通过线上众筹募集了10万元,又请来北京和厦门的建筑团队提供设计方案、考察测量。

    清华大学的建筑师贾莲娜夫妇从北京义务过去帮忙。贾莲娜说:“陶淑楼很适合生活,有保护的价值,村民们也很有人情,我们都很喜欢这里。”

    等到林炉生把钱凑齐、把施工的材料运进村里,村民的态度开始有了转变。村民开始越来越多地参与其中,他们甚至组建了200多人的微信群进行捐款施工。

    林炉生将热心村民分成两组,一组管理具体的修缮工作,一组负责儿童教育、环境卫生以及志愿者接待。前一组掌握了“财政大权”,由村里德高望重的7位乡贤及退休教师组成,由他们管理收支、买木梁、请工人。林炉生依旧扮演着那个年轻的服务者角色,他并不介入众筹款的具体使用和人员的安排。“我们需要借着这些事来培养村里人,只有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这个村庄的改变才是可持续的,毕竟,外部的支持难以长久。”

    林炉生父母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转变。儿子在村里所做的事情得到了村民的好评,他们现在也以儿子为骄傲。“我们现在对儿子很放心,不管他干什么,我们也不担心,相信他会做好。”

    让小环境改变大环境

    在林炉生的计划里,整修陶淑楼只是第一步。林炉生观察到家乡很多妇女老人带着孩子打麻将,“在我们老家,一个村子有超过10间麻将馆,赌博抽佣甚至成了维系生计的一种方式。你去农村看一看,你就会知道这些现象的严重性。没有办法,有时候这种大环境在那里,所有的人都会不自觉受到这个大环境的影响。”

    大环境在这儿,让林炉生揪心。他知道很多村民其实热切希望改变村里的教育状况,但又在这大环境下无能为力。

    在陶淑楼办书院怎么样?林炉生没有什么预设,但他决定用公益去改变这种落后的大环境。

    他有意沾了点朱熹的光,告诉当地的村民,“书院在福建有悠久的传统,朱熹就在这里办过考亭书院授徒讲学。”

    2016年暑假,澳门大学的师生成为来这里第一批支教的人。带队老师储彩霞说到这次支教之行,带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没想到这次支教这么成功,孩子们和家长都很开心,大学生们也觉得有收获。”

    支教的对象是村里的孩子,村民张娇凤是第一批把孩子送到陶淑楼学习的家长。孩子在参加了十余天的学习活动后,跟志愿者们建立了感情,在志愿者离开的那一天,一直哭。

    “当看到这么多人从天南海北跑过来帮助我们,我觉得自己也应该做点什么。”张娇凤说。她现在已经成为村庄志愿者的核心骨干,经常接待外地来的志愿者。

    事情就是这样一点点推动逐步变好的,在林炉生看来,创造一个好的小环境,也能改变大环境。

    回到福建农村的林炉生,现在早已没有了当初离开北京时的那份纠结。他成立了自己的公益企业——“美和公益”,得到了福州团市委、福州民政局、支付宝公益、腾讯公益等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事业走上正轨,风生水起。

    2016年底,林炉生和妻子王筱昀举行了婚礼。妻子是他通过公益活动认识的福建姑娘,正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攻读慈善学博士。他们相互欣赏,“林炉生吸引我的是有理想,并有勇气为理想持续去探索,”王筱昀说。

    采访的最后,林炉生告诉记者,“为什么能做十几年公益,首先是适合,自己适合这件事;其次,这个行业在中国才刚刚开始,会有很大的可能性。”

    2018年08月05日 05:06:49
    引用| 举报
0

取消

                  支持jpg,gif,png格式,可以添加5张图片,您已经添加了0个。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好友 QQ空间 腾讯微博 微信 人人网

取消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