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学会论坛

董培英:论教师不可主导(z)

 8624  3  9
  • 楼主 秦巴雁 名满天下

    论教师不可“主导”

    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1013369148

    日期:2015-10-20作者:董培英

    [摘要]以哲学、现代化教育理论,用时代发展的观点,从实际事实观察出发,在分析归纳中得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成为“主导”;按照建构主义理论,依据新课改要求,通过成功的指导教学经验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是指导。思想是行动的灵魂。更换一字,意义重大。

    [关键词]教师 教学 主导 指导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222-01

    时代在发展,观念要更新,这是历史的必然。新课改涉及的许多问题需要重新审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置于何等位置历来备受关注。它关系到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关系到如何培养下一代的方向。

    我们一直说教师是“主导”。所谓“主导”,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是主宰的、决定的、领导的。笔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教师不可为“主导”。

    反思应试教育,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基本现象:一般情况下,一个高分好学生不管走到哪个学校,不管哪个老师来教,都是高分好学生。某某名校“牛”,重要原因在于招收了高分生,高分生基本上是爱学的、想学的、肯学的学生。如果都换为不爱学的、不想学的、不学的学生,它的“牛”气恐怕就要一落千丈了。这说明,所谓好学生主要是“学”出来的。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普遍现象:从中学、中专到大学,那些不爱学的、不想学的、学不进的、不学的,不管哪个老师上课,都感到头疼。不少教师做过多次试验:征求意见,学生很少说话;鼓励实践,基本无人响应;变换方式,难得有所触动;耐心劝说,有的甚至反感。形成的课堂教学是:你讲你的,我做我的。教师左右不了学生,“主导”作用失效。当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需要动员多方面的力量,这也不正说明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成为“主导”吗?多少年来的应试教育受“主导”论的控制,教师总是以领导的、决定的、主要的面孔出现,学生处于被领导、被支配地位,师生不是平等的关系,主体作用较难实现,极易形成以教师为中心的主宰型课堂教学,成为“一言堂”或“满堂灌”或“满堂讲”或“满堂问”等。这些教训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教材书上都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的原因是学生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着进行的,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都主要由教师决定和负责。这确实有道理。但仔细想想看,这不是主导不主导的问题。作为一个教师,“主导”要这样做,不“主导”也要这样做,是一个教师应尽的义务、必备的条件。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受社会制度、思想、政策、学生等因素的制约,不规范就不称职,就要被淘汰。所以这是一个教师的责任感问题,必须这样做。

    当然,我们并不是完全否定教师的作用,而是说是什么作用。从矛盾论的角度看,在教学过程中,教是为了学,学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这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充其量是促进的、激励的、帮助的作用,不能是“主导”的作用。基础教育“新课改”不提“主导”。教师永远代替不了学生的学。

    西方国家目前盛行建构主义理论,我国新课改也奉行这一理论。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学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自我控制学习的过程。可见,我们如果接受建构主义理论,就要丢掉教师“主导”论,倡导“指导”论。

    指导:指示教导,指点引导。有亲切感,符合教学改革要求角色,利于课堂师生平等交流,形成学生主体型教学。现代教育新理念认为,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主导”论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我们也有成功的教师指导教学的实际经验。如多年来的研究生导师制,教师带领学生到实际中去,给学生提供复杂的真实问题,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展开他们的学习。当学生迷路的时候,老师引导他们辨明方向;当学生畏惧了的时候,老师鼓励他们鼓足勇气。总之,老师指导学生搞研究、做学问,启迪他们广开思路,促进他们不断发展。实践证明,这种指导教学,学生的收获更多,进步更大。太符合时代要求了,太值得我们提倡了。

    这样,我们的结论很清楚,就是在新形势下对教师的作用重新定位,丢掉“主导”论,拿起“指导”论。二者虽然仅差一字,却引来一场思想革命、方法革命。思想是行动的灵魂。让我们更新观念,轻装上阵,携手共勉,创造辉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宋乐勋.多能与教学改革[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023年10月07日 11:29:56
    引用| 举报
查看剩余3条回复
3

取消

                  支持jpg,gif,png格式,可以添加5张图片,您已经添加了0个。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好友 QQ空间 腾讯微博 微信 人人网

取消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