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校园霸凌程度再刷新 警惕“超雄体综合征”患者

要闻 华商网-华商报 2023-09-27 07:11:40

  9月26日,就山西大同市大成双语学校发生未成年人欺凌事件,大同市联合工作组发布通报,对涉事学生、家长及学校分别做出相应处理。该事件刷新人们对校园霸凌认知的下限,迅速引发网友关注。关于校园霸凌,其实人们还有认知盲区——“超雄体综合征”。人高马大的“超雄体综合征”患者往往是校园霸凌的加害者。西安已有学校行动起来,开展预防校园霸凌活动,向校园霸凌说“不”。

  >>数据分析

  遇校园霸凌

  91.2%的学生未主动求助

  不久前,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举行了“法治进校园第一课——我的校园零霸凌”活动。西安交通大学政策法规办公室联合法学院,邀请法学在读博士研究生王作慧,为交大附小学生做了一堂生动的讲座。王老师通过现场演示校园欺凌的常见情景,教授简单实用的防身小妙招,告诉同学们保护自己的正确方法,鼓励大家勇敢向校园欺凌说“不”,不做可恶的欺凌者,不做冷漠的旁观者,不做沉默的被欺凌者。

  在讲座中,她指出,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地点常常是学生宿舍、操场、教室、厕所等。只有8.8%的学生能够主动寻求老师或家长帮助,91.2%的学生未主动求助。半数以上学生对欺凌行为没有清晰认识。除了身体欺凌外,用言语中伤他人体貌、性格取向、家人或其他,也是最常见的欺凌方式,使用的词语有:变态、弱智、神经病、脑残、猪脑子、绿茶婊等。此外,校园中关系欺凌也较为常见,通过社会排斥和在学校散播谣言,破坏他人人际关系的行为进行人身攻击,比如辱骂、戏弄、讽刺、孤立同学。

  >>学生感言

  “一直以为被同学殴打才算是霸凌”

  提到校园霸凌,西安一所小学五年级学生这样说:“听了关于校园欺凌的讲座后,才知道男同学不断拿胳膊肘挤我,画‘三八’线,不让好朋友和我玩,说我坏话,故意撞我,这些‘小事’都不是小事。不要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那样欺凌事件就会升级,愈演愈烈……”

  “听了王老师带来的校园反霸凌的讲座,我深受震撼,受益匪浅。我一直以为被同学殴打才算是霸凌,王老师告诉我们霸凌的形式有很多种,语言上的伤害比如侮辱和谩骂带给人的心理伤害一点儿也不比身体伤害小……”西安交大附小五(二)班李嘉悦谈了自己的感受。

  >>家庭补位

  被欺凌儿童心理懦弱

  多因家庭教育失范

  在大同校园霸凌事件中,有网友提到是否有天生的“坏种”?对此,特级教师、知名心理学专家刘鹏指出,从遗传学角度来讲,确实天生有这类特殊人群。

  “科学研究表明,极少数男性是‘超雄体综合征’患者,其染色体数为47条,性染色体为XYY,为常染色体正常的疾病。超雄体综合征在男婴中的发生率为1:900。XYY男性的表型是正常的,患者身材高大,常超过180cm,这部分人天生容易欺负他人,虐待小动物,成为校园霸凌者。”

  刘鹏说,实际上,“超雄体综合征”鲜为人知,就连不少心理老师也不了解这一病征,学校也很难发现这类学生。因此,学校、社会及相关机构应对这类人群提高警惕,并从科学的角度科学介入,预防和干预校园霸凌事件。

  面对孩子被校园霸凌,家长该做什么?刘鹏表示,很多被欺凌的儿童,由于原生家庭的问题,性格懦弱,被欺凌后不向老师报告,不向家长反映,使欺凌长期存在。学校固然有反欺凌教育的义务,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懦弱心理缺陷大多来自于家庭教育的失范。父爱角色的缺失,过于严厉的母亲等畸形的家庭教育,更是造成孩子心理懦弱的根源。

  >>专家建议

  建立广泛的报告处置机制

  “宽口径”上报校园欺凌线索

  “我们发现,校园欺凌现象呈现频发多发的态势,且突出表现为个案的低龄化和复杂化。欺凌形态主要包括:肢体欺凌、言语欺凌、关系欺凌、反击型欺凌、性别欺凌和网络欺凌,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一些青少年在成年后也很难摆脱校园欺凌带来的心理创伤。”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会长、省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周苏鹏沉重地说道。

  在校园欺凌防治方面,周苏鹏给出一些建议:一是学校建立广泛的校园欺凌报告处置机制,“宽口径”上报校园欺凌线索,更有利于学校及时掌握与研判校园欺凌情况,防患于未然。二是加大校园欺凌相关普法宣传教育,引导青少年识别构成校园欺凌的言语或行为,并开展适当的警示教育。三是应在青少年群体中切实树立对校园欺凌现象零容忍意识,鼓励发声与求助,从根本上保证对相关事件的发现和处置效率。

  >>学校干预

  开展防欺凌主题队会

  配合日常管理、巡查

  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学心理老师徐丹表示,国庆节前,全校将开展防欺凌主题班队会。

  据了解,西安市一些中小学有心理副校长、专职心理老师,一些学校如西安市第三中学、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学等学校在班级设心理委员或心理观察员,随时上报班级学生的心理动态。

  徐丹老师说,每学期学校都会有一节专门的心理课,进行防欺凌教育。另外在日常工作中,一方面学校安排教师做好日常管理和巡查,随时发现随时处理,另一方面,班级设有学生自主管理岗,班级小干部每日上岗,做好管理。同时,每个班级有一个心理观察员和小医生,关注同学身心动态,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心理老师,进行干预。

  >>他山之石

  探索分级干预

  “熊孩子”问题行为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监察部副主任张洋介绍,预防校园欺凌,不能只关注校园,很多工作是在校园之外——引导家庭提高监护能力,共同教会孩子自我保护,引导孩子远离行为和心理偏差,不做校园暴力的施害者或受害者,也至关重要。今年,陕西检察机关部署开展“检爱同行——法治进家庭”专项活动,立足法律监督职能,主动融入家庭保护,引导未成年人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责任、提升家庭教育能力,以检察履职筑牢未成年人家庭保护防线。

  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已于2021年6月1日开始施行,这是该法颁行21年来的重大系统修改,将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为三级: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与犯罪行为。

  目前,已有外地市探索如何分级干预“熊孩子”的问题行为。比如,山东东营市河口区检察院联合山东省滨海公安局河滨分局依托个案探索对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该院联合公安机关针对个案具体情况,对2名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训诫,帮助其充分认识自身行为危害性,使其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华商报记者 耿艳红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王蜀周秦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旗下公司设计院长称要取消周末 江西建工:属个人行为 下一篇:直播间国货趁风崛起 迎来“泼天的富贵”能否持续留住流量?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