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西安厚智学托教中心开学前五折招生 开学后营业一天就关门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1-09-09 20:51:31 编辑:报社方正 作者:李婧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开学前托管班还在招新,新学期仅正常营业一天就关门。在西安市延兴门一路厚智学托教中心托管孩子的家长表示,如今托管班负责人和老师全失联,三十多名家长遭遇退费难。

  托教中心开学前还在招新

  刘女士的孩子在延兴门小学上学,6月中旬,她给孩子在学校斜对面的厚智学托教中心报名,交了一学期5755元的托管费,中午和晚上都在此托管。9月1日开学当天下午,有老师联系她,说学校欠老师工资,办不下去了,让家长赶紧去退钱。

  听到消息刘女士赶紧去托管班处理,她发现,除了老师闹着要工资,来退费的家长有三四十人,后来有人报警。华商报记者也看到了这个报警回执,内容显示因几名家长前往托管中心退费,协商不成,工作人员报警。刘女士说,托管中心法定代表人杨女士到派出所协商,一直僵持到第二天凌晨两点,也没个说法。“她说没钱,让我们告去,学校是其他人的。”

QQ图片20210909210146.jpg

托教中心老师开学前还在宣传招新

  与刘女士一样,洪女士在6月10日就给上五年级的孩子交了整个学期的托管费,“费用是交给负责五年级的折老师,开学前老师还在发招生的朋友圈,并在家长群里希望大家转发。”洪女士说,明明已经办不下去了,还在开学前继续招生实在太恶劣了。抛出更低的价格吸引家长给孩子报名,洪女士说,优惠后的午托一个月199元,晚托399元,全托599元,介绍别人报名还能减少100元,而平时正常的全托一个月要1199元。

  说会负责的股东如今也失联

  9月5日,刘女士告诉华商报记者,大约有10人交了全学期的费用,还有一些是按月交费。家长们建了一个群,她联系上了一位房姓负责人,是公司的股东,占股40%。对方表示周一会给解决方案。到了9月8日,刘女士再次联系华商报记者,她表示之前两天能联系上的房姓负责人也联系不上了,对此她一筹莫展。

  根据家长统计的一份需要退费的名单可以看到,有34名家长登记了金额,交费金额不等,最少的是499元,有8名家长交了5755元,还有3名家长交了4315元,1名家长交了4875元,其他多是899元或1199元,34人共交托管费51103元,家长表示金额应该不止这个数。

  与一般托管班只需市场监管部门登记备案不同,这家托教中心注册了公司,家长们反映厚智学托教中心全名为西安厚智校教育科技公司,根据天眼查显示的信息,其法人的确是家长所说的杨女士,还有另一位股东为房先生。

\

托教中心场地已开始招租

  9月5日,华商报记者来到位于延兴门一路的厚智学高端素质托教中心,该机构在沿街商铺的二楼,但是通往二楼的玻璃门上已经贴上了二层招租的信息。联系招租信息的电话,对方表示,托教中心一直是一房姓负责人和她联系,每次交半年房租,到期一个月前会联系再交费,到目前欠了一个半月的房租,已经收回了房子,联系房先生不接电话,微信上让其把托教中心的物品搬走也没有回复。

  华商报记者联系了雁塔区市场监管局等驾坡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表示,这几天接到了不少家长反映这个托管班失联,该托管班应为西安厚智校教育科技公司,其并未在雁塔区登记备案,只有注册地的市场监管部门可去注册住址核对,发现有问题可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家长和托管班的退费问题需要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

  律师说法

  可申请支付令要回托管费

  上海兰迪(西安)律师事务所谭韵琦律师表示,根据《民法典》第563条相关规定,目前是因托管中心(西安厚智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原因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其行为已经构成根本违约,消费者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退还托管费用。要求退还托管费用可以有三个途径,一个是协商,第二申请支付令,第三是提起民事诉讼。

  申请支付令是一种非讼程序,并不解决实体争议,是一种实现没有争议、关系明确的债权债务关系的便捷程序。由债权人向法院申请,法院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督促债务人在15日内履行债务,债务人如对债权债务关系有异议,则在15日内提出书面异议,15日内既不履行债务,亦不提出书面异议的,支付令取得强制执行效力。如果经过审查,债务人异议成立,说明债权债务关系存在异议,终结支付令督促程序,转入诉讼程序解决争议,申请人不同意起诉的除外。至于提起民事诉讼,公司登记状态是开业,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消费者可以起诉。但如果有证据证明公司无偿还能力,公司三名股东出资加速到期情形并未成就,三人就并非本案适格诉讼主体。起诉前可先查询股东信息,公司没有完全缴纳注册资本,可以将公司及其股东作为共同被告诉至法院。

  至于其开学前还在宣传招生是否涉嫌诈骗,谭韵琦律师表示,如果机构的确是在办学,但由于一些因素导致其无法继续经营下去而“跑路”,是不构成犯罪的,只有其在办学过程中无法再经营办学,却依旧继续对外宣传、扩大招生,欺骗消费者缴纳托管费的,明显存有非法占有目的、有实施诈骗的嫌疑,是否构成诈骗罪应结合证据材料综合考量。

  谭律师建议,选择托管机构,最好能充分了解经营者情况,注意托管机构是否被行政主管机关列入黑名单或正在接受处罚,是否存在不良的经营记录或大量消费者投诉等信息,谨慎向其或指定的第三方账户支付托管费用。

  刘璇璇:能否要回费用关键在于机构是否有履行能力

  托管机构无力为继还在开学前宣传招生,有家长表示这种行为十分十分恶劣,简直是诈骗。对于此行为,陕西睿思律师事务律师刘璇璇表示,如果该托管机构起初就是为了非法占有家长们的托管费用,明知无力经营,依旧大肆推广,不断招生,收取费用后人去楼空,无法取得联系,此时该托管机构涉嫌诈骗,可能构成诈骗罪,家长可选择报警。但如果培训机构是因为经营不善,资金困难导致服务合同不能继续履行,此时属于民事纠纷,不涉及诈骗。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托管机构不履行合同且人去楼空的行为构成根本违约,家长有权解除合同。据此,家长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校外培训机构退费。但即使拿到胜诉判决,如果公司资金不足,没有履行能力,依旧可能存在执行难的问题。

  家长能否要回托管的费用关键在于该公司是否有履行能力,一般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不会直接行政处罚,而是提醒企业应履行公示义务,只有达到情节严重,才会被处罚。故托管机构被列入异常名录并不能直接帮助家长要回托管的费用,关键还是在于该公司是否有履行能力。

  华商报记者 李婧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西安 托教中心 家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