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疫情期间恐慌、焦虑怎么办?心理专家给你支招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1-12-26 18:36:45 编辑:方正 作者: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疫情期间出现焦虑情绪该怎么办?停工、停学、居家隔离,产生的矛盾该如何破解?

12月26日,华商报记者采访了陕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副秘书长吴凤玲,听听专家解答,如何面对疫情中的负面情绪。

陕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开通热线提供心理咨询

“抗击疫情,心理防疫也是很重要的。”吴凤玲说,去年新冠疫情突发,让许多市民恐惧、焦虑,在陕西省民政厅的组织下,陕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等6家社会组织为全省抗疫医护人员、确诊及疑似病例人员、医学观察隔离及居家隔离人员、因疫情出现恐慌、焦虑等症状的老人、儿童等民政服务对象及普通民众提供公益心理援助。

“西安本轮疫情收紧,为了为了帮助一线抗疫人员和社会公众更好地应对西安市本次疫情带来的心理应激反应,陕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联合陕西省职工帮扶中心、陕西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等部门再次开通公益心理援助热线400-800-9923,为大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吴凤玲说,心理援助热线将轮班安排心理咨询师进行全天候值守,各值守心理咨询师将根据陕西省和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和陕西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的要求,遵照《陕西省心理咨询师职业伦理守则》,为处于疫情严峻形势下的广大民众提供专业、便捷、可行的心理热线服务。心理援助的方式包括提供心理支持、情绪疏导、情感支持,危机干预等。

所住单元有确诊 天天焦虑不安求帮助

那么,热线开通以来,接到的咨询都是哪些类型呢?吴凤玲表示,疫情带来的恐惧、焦虑是市民们比价集中反映的,不过和去年疫情最开始的时候相比,今年明显能感觉到,大家的恐惧没那么严重,相对冷静多了。有焦虑情绪的,也都是因为周边出现确诊病例,或者生活在隔离区域。

“有一位女士打热线说,自己居住的单元楼出现了确诊病例,自家门上现在已经贴上了封条,家里生活着她和丈夫以及6岁的孩子,她近期每天都生活在恐慌和焦虑中,时刻都担心,自己或者家人被感染该怎么办?”吴凤玲说,这位女士打来热线时,情绪非常焦虑,而打来此类热线的市民都有共性,多多少少都和确诊病例有共同的区域或轨迹。

吴凤玲说,对于这一类市民,心理专家会先帮助他们稳定情绪,引导来电者做几个舒缓情绪的身体放松练习,在情绪平复后,告诉他们,他们并不是生活在孤岛上,即使在隔离区域,也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在为他们努力着,保障他们的生活。交流之后,来电者的情绪平和了许多。

疫情影响 打工者无法按计划带着一年的工资回家了

“本轮疫情中,打来咨询热线的,还有一类人比较典型,就是城市打工者。因为突发的疫情,他们的收入突然没有了保证,或者计划被打乱,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影响。”吴凤玲说。

有一位40岁的男子向心理援助热线倾诉说,自己9月份从安康到西安来打工,工作不太稳定,都是打零工,本来还想着,过年前这段时间,西安市劳动力比较紧张,自己好好干一段时间,能挣些钱。没想到突发的疫情让他无法再工作,目前就是挣不到钱的状态,感觉回家过年拿不出钱来给家里,也担心亲戚朋友看不起,感觉自己没有能力,很是焦虑。

“对于这位来电者,心理专家会和他一起梳理家里的经济状况,经过仔细计算,感觉每月只要有2000元的收入就可以生活了(家人在农村,可以自给自足)。这样就降低了以前他给自己定的每月需要5-6千元的收入才行的期望,压力小了很多,焦虑也降低了很多。随后又和来访者一起探讨了如何做好工作,如何与人交往等话题,咨询结束时,来电者感觉心情好了很多,对咨询非常满意。”吴凤玲说道。

志愿者付出不被认可感觉很委屈

来电进行心理咨询的人群中,还有一部分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

“有一位女士来电,说近期社区核酸检测招募志愿者维持秩序,协助老人小孩完成检测前一码通准备工作。自己满腔热血的加入志愿者队伍,从天亮忙到天黑,几乎一秒钟都没停歇。没想到晚上看到小区群里有人说,志愿者起不到志愿者的作用,核酸检测速度慢,秩序不好。自己内心很委屈,看到小区群的议论,难过地哭了。”

吴凤玲说,面对此类来电,心理专家首先会用心倾听来电者的叙述;其次,对来电者的志愿者行动表达欣赏、感谢和鼓励,为其一天的辛苦工作表示关心和慰问;然后,疏导她的情绪,建议她对自己的委屈、难过多一自我欣赏,提醒她要注意自我防护。再和来电者解释,目前民众恐慌、情绪难以宣泄的情况下,对志愿者的期待比较高,作为志愿者,可以多一份理解宽容,探讨下一步工作如何能做得更好。这样的深入交流之后,来电者高高兴兴挂了电话。

学会自我疏导 保持心理健康

吴凤玲说,疫情期间,可以通过以下一些小妙招保持心理健康。

通过权威机构的发布平台,了解科学防疫知识等相关信息。关注权威信息,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科学调适心理,保持平和心态。接纳负性情绪。认识到出现负性情绪是正常的,接纳自己的情绪反应,不自责,也不指责和抱怨他人。学习放松技巧。包括呼吸放松、肌肉放松、音乐放松和正念冥想等。

避免熬夜,适量锻炼,保证身心健康。

寻找他人、社会的支持。疫情期间,可以多和家人、同事、朋友多沟通,找到身边支持我们力量。每当内心有困惑或感到不适时,要及时和信任的人倾诉,寻求鼓励和支持。这样不但能缓解情绪,更能让我们得到一些好的方法和建议,发挥群体的力量。要知道,我们从来就不是一个人。

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关注自己和家人的情绪状态,如果负性情绪持续时间比较长,影响到正常生活,自己无法解决,应及时寻求精神卫生、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帮助。

华商报记者 毛蜜娜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疫情 恐慌 心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