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高科技项目聚力高质量发展 陕西重点项目观摩活动走进西安

来源:西安晚报 时间:2022-08-04 07:12:59 编辑:张佳萌 作者: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

  创维智能电子产业园项目效果图 项目方供图

  打造好项目,才能成就新的增长点,才能铸就新的增长极,实现以高质量项目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8月2日至8月3日,“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全省重点项目观摩活动”走进西咸新区、高新区、经开区和航天基地。大家通过项目观摩,亲身感受西安通过高质量项目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果。

  一批科技水平高、带动能力强、投资规模大的产业项目正强势崛起。重大项目建设竞相发展的喜人景象,鼓舞人心,振奋士气,进一步增强了全省上下加快项目建设,以高质量发展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信心和决心。

  创维智能电子产业园

  西北最大产销一体智能家居家电生产基地

  创维智能电子产业园项目位于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总投资100亿元,占地700亩,总建筑面积78.7万平方米,其中包括58栋生产厂房、11栋办公楼和7栋办公宿舍。据了解,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00万台厨电、50万台智能家居、5亿支3C电池以及1亿支特种锂电池的生产能力,机顶盒将占全球市场的60%。

  创维集团联合创始人黄培生介绍,创维智能电子产业园项目有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规模体量最大,西北地区最大的产销一体智能家居家电生产基地。

  二是产品品类最全,涵盖数字机顶盒、智能厨电、智能家居、锂电池和动力电池的研发、生产制造及销售。

  三是产业聚集度高,逐步实现生产材料、存储芯片、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的产业聚集。四是产业联动效应强,依托原点家居展销平台,引领传统家居产业向智能化、现代化发展。

  黄培生说:“今年1-6月,项目共完成投资8.8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88.57%。在建八栋厂房的主体已封顶完成。在建四栋配套区完成桩基施工,承台开挖完成90%。待项目建设完成,预计亩均年产值1429万元,亩均年税收72万元,带动就业约8000人。” 记者 朱雪娇

\

  秦创原·航天先进计算科技园 记者 雷伟东 摄

  秦创原·航天先进计算科技园

  “超算”构建产业链和创新链

  秦创原·航天先进计算科技园项目南邻国家超算西安中心,占地面积约76亩,总建筑面积约16.6万平方米。产业园以国家超算西安中心为依托,围绕超算生态,构建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的产业链和创新链,塑造国内领先的信息化产业园区。

  园区聚焦“大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场景环节为发展方向,构建先进计算产业集群,助力航天基地主导产业快速发展,现已获批西安市首批秦创原“成果转化加速器”示范平台。

  秦创原·航天先进计算科技园围绕产业办公载体、数字孪生创新中心、联合共享实验室、企业服务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立足西安,面向西北,服务“一带一路”地区,打造国内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标杆,成为航天基地先进计算产业集群的引领者,塑造国内领先的信息化产业社区。

  记者获悉,秦创原·航天先进计算科技园计划于2023年年底全部建成,现已完成基坑支护工程,3#、4#、5#、6#、7#楼及车库挤密桩已完成,4#、5#主楼正进行地上一层施工。 记者 朱雪娇

\

  秦创原·航天荣耀科技园 记者雷伟东摄

  秦创原·荣耀科技园

  智能终端研发助推高层次人才聚集

  位于西安航天基地的秦创原·荣耀科技园,其南侧的道路名称已显示为“星耀路”,正如这一高科技的园区,正在阳光的照耀下,展露光芒。

  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终端提供商,目前荣耀共在全国设立了1个总部(深圳)及4个研发中心(北京、西安、南京、上海)。西安研发中心承载荣耀品牌的产品规划、设计、测试、验证任务。

  据西安航天城市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常春介绍,秦创原·荣耀科技园项目总占地112亩,总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由研发北区、南区和实验区三部分组成。研发北区、南区用于智能终端研发,瞄向未来发展方向,开展人工智能、新材料、射频通信、热能传导等核心领域前瞻性研究,集成开发手机、平板、智慧大屏、智能穿戴等全场景产品。

  北区研发大楼2021年7月底入驻使用,目前入驻人员达3500人。南区6栋研发大楼和1栋会议中心目前已全部封顶,部分已交付,2022年8月起分批入驻。

  实验区开展产品功能、效果和性能检测。占地27亩,共有5个试验厂房和1个设备厂房,分为可靠性实验室、通信能力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辐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实验室。其中5G核心网实验室,可模拟各种通信场景,具备上千手机同时接入测试通信能力。

  “荣耀落户后,30多家渠道、供应商及上下游合作伙伴将设立办事处以上的工作机构,将会极大聚合产业生态,并聚集大量高层次人才。”常春说,目前荣耀园区已入驻3500人,未来入驻人数将会达9000人,其中70%为研究生;同时带入伙伴企业人员,助推高端人才聚集,为西安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 朱雪娇

\

  航天五院西安分院新型有效载荷技术研发大楼项目效果图  项目方供图

  航天五院西安分院新型有效载荷技术研发大楼

  提升卫星有效载荷研制自主创新水平

  北斗导航卫星的有效载荷是打造中国时空基准的核心,位于西安航天基地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是我国北斗导航卫星有效载荷总体设计与产品研制的主力军。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西安分院基建部部长蔡阿宁告诉记者,多年来,西安分院坚持自主创新,先后承担了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导航卫星全部有效载荷的研制任务,承担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颗组网卫星、3颗飞行试验星的全部有效载荷的研制任务,是北斗导航系统的重要缔造者,推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导航系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历史性跨越。

  据介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新型有效载荷技术研发大楼项目建筑面积39865.54平方米。项目主要用于卫星新型有效载荷研制和生产实验,由大型天线生产线、激光终端生产线、卫星总装生产线、环境试验区、量子光学时频实验区5大功能区组成。

  该项目是我国空间飞行器突破关键技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的现代化电子产品研制实验场地;项目的建成对于提升西安分院有效载荷产品研制、验证能力,实现科研生产模式转型升级,提升卫星产品研制能力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将进一步提升宇航产品产业化能力,满足未来国家战略需要,为建成世界一流的空间电子信息系统研制和应用产业基地夯实基础,有力支撑航天强国建设。

  项目建设周期799天,于2022年年初全面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地基工程施工,下一阶段将进入钢结构主体施工,计划年底完成主体封顶,2024年上半年竣工投入使用。 记者 朱雪娇

\

  工人正在检查发动机 记者 王旭东 摄

  西安康明斯5万台发动机及技术中心建设项目

  打造智能研发制造基地 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走进西安康明斯的生产车间,型号M15、M12……一台台身披亮红色涂漆的成品发动机,像是一个个巨型机械心脏,在融入重卡之前端庄、安静,而当M15作为核心被点燃的那一刻,将为整台重型自卸车提供530-600马力的强大源动能。

  西安康明斯5万台发动机及技术中心建设项目位于纬二路以南、纬三路以北,渭原北路以东区域,总投资10.2亿元、占地面积136亩、总建筑面积9.13万平方米、年度投资5.61亿元,一期建成后发动机产能将达到5万台;二期计划建设研发中心及动力总成车间,建成后发动机产能将达到10万台。

  “项目于2021年3月开工建设,2021年10月开始设备安装调试,2022年4月首台发动机下线,2022年5月正式投产。”西安康明斯战略发展总监任长龙表示,西安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负责康明斯全系产品及动力链在陕汽集团的整车匹配和销售,满足全球用户不同细分市场、不同应用工况的使用需求。

  走在西安康明斯厂区,任长龙向记者介绍,厂区具有四大特点。

数字化:实现了从供应端,内部资源管理端到客户感知端的数字赋能,更好实现精益化管理和满足客户需求,成为了数字化工厂。

  柔性化:在康明斯全球体系内,首次实现单一线体制造6款大马力发动机的高度柔性化工艺布局,配合大量自动化设备,成为效率优化与成本控制相结合的典范。

  人性化:采用绿色生产、全新健康的灵活办公模式,人性化管理。

  全球化:这里是康明斯旗舰动力产品在北美外唯一的生产基地,供应链体系与制造运营体系均按照康明斯全球最新标准打造,11L整机产品与核心部件实现反销全球,是一家全球化工厂。

  “项目将把新能源动力发动机作为当前及未来发展方向,聚力打造智能研发制造基地,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任长龙表示,该项目是西北唯一的商用车发动机研发生产合资项目,按照国六排放升级要求,联合了康明斯东亚研发中心进行国六柴油机和国六天然气发动机的设计开发、应用匹配等研发工作,将实现商用车发动机的本地化测验,极大提升全市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

  作为陕西省重卡产业链的支链主企业,西安康明斯秉承“服务陕汽,扎根经开,立足西安,助力陕西”的愿景和使命,深入推进产品和供应链布局本地化,为陕西、西安的高质量发展多做贡献。 记者 闫珅

\

  轮胎自动化装配拧紧无人工作站 记者 王旭东 摄

  陕汽重卡扩能项目

  以“新动能”推动 陕汽整车板块升级

  在陕汽重卡扩能项目现场,一台HD平台X6000型号的重型卡车,正在通过总长26米的汽车总装配线轮胎自动化装配拧紧无人工作站(两个工位)。经过8台机器人联动作业,约10分钟,一台重卡便完成了轮胎自动化装配、定扭拧紧、标识字喷涂等装配项目。

  “原来我们的平均节拍是每工位6分钟,一条生产线每天生产160辆,现在通过从物流分装、输送到装配终端的全自动化,实现了4.8分钟每工位节拍,每天生产能力提升至200辆(按照16小时每日工时计算)。”陕汽集团项目发展部项目经理刘贵军向记者详细介绍这条全线自主研发的新生产线。原本商用车的轮胎装配十分耗费人力,通过该条全自动化生产线扩能提升,这一过程省去了50人劳作。值得一提的是,这条生产线由陕汽全线自主研发,今年4月正式投产,实现了数字化集成,少人、无人以及生产速度的提升,极大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

  近年来,陕汽以“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为引领,将陕汽重卡扩能项目作为推进“两链”融合重要战略支撑点,做大商用车,做精专用车,做强零部件,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新动能”推动陕汽整车板块升级。

  记者了解到,陕汽重卡扩能项目位于泾渭新城,总投资50亿元,占地983亩,主要建设总装联合厂房、车架联合厂房、调试检测车间及研发中心,新建冲压、焊装、喷涂、总装等生产线。一期投资25亿元,建设车架、总装(一线)、研发实验室及公用配套设施等,二期建设总装(二线)、车身涂装、焊装及冲压等。项目于2020年7月开工,2021年5月开始设备安装调试,2022年4月22日,总装车间完成首辆重卡生产下线。

  “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集陕汽研发中心、实验中心、智能制造中心‘三个中心’及冲压、焊装、喷涂、总装‘四大工艺’为一体的自主可控的制造基地,将具备年产20万辆重型车架总成、10万辆驾驶室总成及10万辆重卡底盘装配生产能力。”刘贵军表示,作为陕西省重卡产业链链主企业,陕汽集团积极响应陕西省“300万辆汽车工程”、推动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号召,将以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与产业链成员一同构建共生共赢的全新商用车产业生态圈,为全省、全市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向国际一流企业的目标阔步前行。 记者 闫珅



来源:西安晚报

相关热词搜索: 高科技 西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