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引汉济渭正式通水 惠及1411万人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3-07-16 19:21:31 编辑:方正 作者:郭蓉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7月16日上午,历经十余年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成功实现先期通水,标志着引汉济渭工程取得决定性成功,汉江水穿越秦岭将润泽秦川大地!

这一解渴关中的工程

是陕西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水利民生工程

陕西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秦岭以南属长江流域,水源丰盈,占全省总量71%的水资源;秦岭以北属黄河流域,却仅占全省总量29%的水资源,缺水成为这一区域发展最大的软肋。

“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是编制“十一五”发展规划时对陕西省情的基本判断。

引汉济渭工程正是破解陕西省水资源瓶颈制约、实现水资源配置空间均衡的一项全局性、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五纵十横陕西水网的重要干线,是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确定的南北输水骨干通道,也是陕西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水利民生工程。

三河口水利枢纽 (4).JPG

1984年陕西省水利专家王德让就省内南水北调进行了最早探索,首次提出了从嘉陵江调水的初步设想。两年后,陕西省水利电力土木建筑勘测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席思贤在《解决陕西省严重缺水地区供需矛盾的对策》一文中,亦提出了与王德让基本相同的设想。引汉济渭梦想的种子就这样被催生了,悄悄孕育。

1991年,省水利厅组织编制《陕西关中灌区综合开发规划》和《关中地区水资源供需现状发展预测和供水对策》两项专题研究,为陕西省内南水北调工程做了进一步的前期研究。

1993年,陕西省水利学会组织相关水利专家开始查勘工作,省内南水北调这一伟大构想真正进入实践层面。

1995年,省水利厅组织普查了三河口水库,为引汉济渭工程确立迈出了重要一步。2003年,经过对多种调水线路组合方案论证比较,省水利厅完成了《陕西省南水北调总体规划》,确定以引汉济渭为骨干线路,与引红济石、引乾济石组成的省内南水北调总体方案。同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着手进行引汉济渭项目的前期工作”。

2005年,国务院批准了水利部组织编制的《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充分肯定从外流域调水解决关中缺水的必要性,并要求加快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前期工作。

2011年7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引汉济渭工程项目建议书,2013年7月,陕西省政府批准组建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全面承担引汉济渭工程建设任务。

2015年4月,国家水利部正式批复《引汉济渭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冲破一层又一层“关卡”,引汉济渭梦想的种子终于破土而出了。

7月16日10时55分,随着引汉济渭黄池沟分水池闸门缓缓开启,一股股源自汉江的清澈水流,在秦岭输水隧洞里经过12个小时的漫长旅程后,通过黑河供水连通洞,进入黑河金盆水库西安供水管线,向西安供水,宣告着引汉济渭工程通水。

“引汉济渭工程在长江和黄河之间新增了一条重要的连接通道。”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说,它完全可以和都江堰、郑国渠等造福千秋的水利工程相媲美。

引汉济渭工程由调水工程和输配水工程组成

通水后受益人口达1411万

“通水了!通水了!”7月16日上午,近百名在西安市周至县楼观镇围观通水的群众和建设者欢呼雀跃。

引汉济渭工程由调水工程(一期工程)和输配水工程(二期工程和三期工程)组成,总投资约516亿元。

调水工程(一期工程)被列入“十三五”期间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2011年7月项目建议书获国家发改委批复,2015年4月初步设计获批后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建设内容包括黄金峡水利枢纽、三河口水利枢纽和98.3公里的秦岭输水隧洞。黄金峡水利枢纽于2023年7月9日实现下闸蓄水,电站泵站正在抓紧安装调试,计划年内投运;三河口水利枢纽于2021年2月实现下闸蓄水,12月电站投产发电,累计发电上网1.61亿度;秦岭输水隧洞于2022年2月22日实现全线安全精准贯通,2023年6月通过通水阶段验收,具备通水条件。

三河口水利枢纽 (3).JPG

输配水工程(二期工程和三期工程)分布于渭河两岸,由黄池沟配水枢纽和343.5公里的南北干线组成。二期工程于2021年6月17日全面开工,黄池沟配水枢纽已建成,与黑河西安供水管线连接,已投入使用;南北干线计划2026年全面建成投运。三期工程可研报告已通过陕西省水利厅技术审查,计划今年内完成可研、初设审批。

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从陕南汉中市洋县、佛坪县的汉江流域调水至关中渭河流域,可解决西安、咸阳、渭南、杨凌等4个重点城市,西咸新区5个新城,渭河两岸长安区、临潼区、兴平市、富平县等11个区县以及渭北工业园区生活与工业用水需求,受水区域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受益人口1411万。可支撑受水区内1.1万亿元GDP,新增50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用水。

同时,引汉济渭可有效改变关中超采地下水、挤占生态水的状况,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防止城市环境地质灾害;可増加渭河入黄河水量年均6亿至7亿立方米,通过水权置换,为陕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从黄河干流取水提供用水指标,保障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构建陕西水网、实现全省水资源优化配置、保障水安全、改善渭河水生态环境、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黄金峡水利枢纽 (5).JPG

联合科研单位开展科技攻关项目130多项

在引汉济渭工程建设中,建设者们坚持科技创新,发挥引汉济渭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秦创原引汉济渭研究中心等科创平台作用,聚焦“卡脖子”关键技术,联合科研单位开展科技攻关项目130多项,攻克隧洞超硬岩掘进、强岩爆预测防治、超长距离通风与贯通测量以及大坝混凝土温控防裂、洪水预警预报、高扬程大流量离心泵选型等技术难关,申请专利116项,获专利授权72项、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32项,编撰著作7部,牵头编制各类标准12项,先后荣获大禹水利科技进步奖、中国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有力有效促进了工程建设。

本次通水从引汉济渭年供水能力5亿立方米的三河口水库取水,经过秦岭输水隧洞,自流12个小时进入黄池沟配水枢纽。通过黑河供水连通洞进入黑河金盆水库西安供水管线,实现引汉济渭工程向西安先期供水。先期通水标志着引汉济渭工程取得决定性成功,实现了长江和黄河在关中大地“握手”。

“引汉济渭工程的先期通水,构建了陕西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网络格局,有利于解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问题,显著增强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和供给能力,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民表示,加快完善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需要引汉济渭工程等大规模水利工程体系充分发挥优势和综合效益,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国家水安全,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华商报记者 郭蓉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