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从高铁、飞机扩大到日常消费 一个包容的社会不应让“厌童症”扩容

社会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2023-09-20 07:04:44

  曾因儿童在高铁飞机上吵闹而引发的厌童争议似乎又有所扩大——近期,一些城市出现“不接待儿童”的店铺,例如今年6月,知名餐厅“新荣记”北京新源南路店被曝拒绝12岁以下儿童就餐。涉事门店事后回应称,推出上述举措系出于安全考虑,且并非强制性举措。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在北京,仍有部分小店贴出“本店不适合儿童”等提示语,调查显示,这些商家多是出于保障安全、维护环境等原因,而如有成人陪同并看护好孩子,其中一些店铺也欢迎儿童进店。

  现场探访

  提示语并不一定是“硬规定”

  现实中,所谓“谢绝儿童”的店铺场所,真的存在吗?记者探访发现,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的提示语并不一定是“硬规定”。

  “快来,这家店里都是老物件!”在五道营胡同,一位女士看到了一家店,招呼着儿子一起进店。但看到门上贴着的“本店不适合小孩”提示,她犹豫了一下,“没事儿,咱就进去看看!”这家店里摆放着二手的服装、鞋包、首饰等物品,都颇具特色。尽管商品旁边有“请勿触摸”“物件贵重请勿自取”等提示,但男孩看到一个卡通摆件,还是伸出了手,准备拿起来看看。“别动!”孩子妈妈连忙阻止。

  “小朋友是可以进店的,但要注意别把商品碰到地上。”店员告诉记者,店里以前出现过儿童弄坏商品需要赔偿的情况,所以在门口贴出了文字提示。事实上,店铺并没有将儿童拒之门外。

  记者发现,一些被认为“谢绝儿童”的店面,其实也存在误传。有人提及一家位于朝阳区的烧酒场,称其谢绝接待12岁以下儿童,但记者致电该餐厅咨询时,工作人员颇为惊讶,“什么时候有年龄限制了呀?”对方介绍,“只要家长看管好儿童,不要吵闹打扰到其他客人,多大年龄的孩子我们都是欢迎的。”

  部分店铺顾虑难以确保儿童安全

  与此同时,的确有一些商家店铺,明确标注了不接待部分儿童。而“难以确保儿童安全”,是部分店铺选择“劝退”儿童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位于方家胡同的一家猫咪咖啡店,客人们兴趣盎然地和猫咪玩耍,其中少有儿童的身影。店内贴的“入场须知”中提到,“为了孩子的安全,12岁以下儿童请勿入场,如虚报年龄导致12岁以下儿童受伤,本店恕不负责。”“现在6岁以上、12岁以下的小朋友可以进,但限制时长1个小时。6岁以下儿童是不可以进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主要是出于小朋友的安全角度考虑。我们店里猫太多了,工作人员没有办法看护到每一个小朋友。”她还提到,店里有体型较大的缅因猫,站起来大约有1米高。“虽然猫很温顺,但也有扑倒小朋友的可能性。所以6岁以下儿童不能进是硬性规定。”

  “因为没有能力满足所有人”

  在更加注重氛围和体验的场所,对顾客年龄的限制则另有原因。

  一家位于顺义的咖啡馆,将“小朋友勿入”的画板摆在店门外,老板的公开解释是“因为没有能力满足所有人”。在他设想中,自己的咖啡馆应该是个安静的空间,客人也都喜欢安静的环境。而孩子天性活泼,自己不愿也不应限制孩子的这份天性。

  此外,他将咖啡馆设定为“动物友好空间”,客人的小型犬牵绳可以入内,店主本身也养着两只狗,对孩子可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总之,店主的意图非常明确,希望为需要安静环境、喜欢动物的客人,提供纯粹的咖啡体验。

  消费声音

  各取所需明确受众

  有家长对“谢绝儿童店铺”这样评价,“写明白了,喜欢的人自然会去,而像我这样的宝妈看到了也不会进去,大家各取所需,挺好。”

  “有些店铺确实不适合小孩去。我家孩子5岁,正是活泼时候,去那些摆件多的店容易发生意外。”王女士说。

  市民单女士家里有两个孩子,分别就读小学和幼儿园。“其实商家知道,孩子的钱最好赚,因为孩子的背后肯定得跟着家长啊,一个孩子就能撬动整个家庭的消费。你看商场里最热闹的,往往就是设有儿童区域那一层,对儿童友好的餐厅、场所数量很多,不缺那些‘谢绝儿童’的商家。”

  评论

  1.『拒绝儿童』只是一个噱头

  更多可能是一种空间焦虑的体现

  据媒体报道,一些城市出现了“拒绝儿童”或者不接待儿童的餐厅。在相关新闻的下方留言区,还有一些赞成商家的网友,赞成的理由看起来挺有道理:有儿童在餐厅摔倒受伤,监控显示餐厅完全没责任,但是家长仍然要求赔偿;还有一些公共场所和服务机构,其展示的商品容易损坏,小朋友碰到会造成损失。

  这些理由都合理,但事实上没有哪个商家能真正拒绝儿童,这是基本人性:每个人都曾是孩子,看到小孩,你很难“恨”得起来。

  很大程度上说,“拒绝儿童”只是一个噱头。高铁上嫌弃儿童吵闹,在商场也嫌弃小孩乱跑。中国人正在建构自己的空间和隐私意识,对儿童的“拒绝”,更多可能是一种空间焦虑的体现。

  尽量对小孩友好,应该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底线。当然,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应探讨:父母带孩子走进公共场所,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规则?必须注意到,“不接待儿童”店铺之所以上新闻,说明它仍然是小众的、反常的,大多数商家并没有对儿童说不,家长们仍有很多选择,不必过于焦虑。即便是那些挂出“谢绝儿童入内”牌子的商家,多数也并非强制性的,而是希望借此提醒家长们加强对孩子的管束。

  这本身也是一种回答:“不接待儿童”店铺不会无限制扩张下去,更不会成为主流,市场和社会进化的大趋势都只会是对儿童更包容友好。

  2.『厌童』是一个很糟糕的标签

  社会包容度一点不能少

  “不接待儿童”意指拒绝儿童入场,比“限制入内”“不适合儿童”更苛刻,更不近人情,这种做法真的合理吗?

  每个人都曾是孩子,看到天真烂漫的小孩,怎么忍心拒之门外?我想,很多店铺想要避开的实际是“熊孩子”,以及背后不作为的“熊家长”。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一些家长过于宠溺孩子,以“他只是个孩子”为由肆意越界、一味纵容,才是导致人们反感厌恶,店家闭门谢客的真实原因。但就算店铺有苦衷,为了拒绝一些爱惹事的“熊孩子”,就将其他儿童阻拦在门外,这样“一刀切”的做法解决不了真问题,更谈不上是一种进步。

  一方面,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理应受到特殊的关怀和保护,商家应该配合家长,共同看管好孩子。简单粗暴地将他们排除在外,不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如果不区分孩子性格、具体场景,贸然谢绝所有儿童,不仅给了有心之人可乘之机,也容易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

  从地铁上哭闹、到处乱跑,到手工艺店内乱摸、打碎展品,我们似乎正逐渐落入“厌童”的社会氛围中。“厌童”是一个很糟糕的标签,既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误导,也不排除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为博眼球、蹭流量而刻意渲染冲突。当关于儿童的“负面信息”不断涌来,“谈娃色变”分贝畸高,误解隔阂、互怼谩骂取代善意交往、温柔以待,伤害的何止是某一个群体的利益?谁又能说自己毫无责任?

  尽管现在“谢绝儿童”的店铺还不算多,且一般不带有强制性,但今后会不会无限制扩张,会不会成为主流呢?“无童店铺”哪怕是一个伪概念,也应足够警惕,不能打开“潘多拉的魔盒”。

  3.消除『厌童症』焦虑共同缔造友好型社会

  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家长和小孩在公共场合的不文明现象,引发部分自媒体炒作“厌童症”的话题,但妖魔化、污名化儿童群体,收割了流量,却带偏了节奏。关于在公共场合里“碰到熊孩子”的吐槽以及“如何治熊孩子”的分享,成了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但多数情况下,其内容的娱乐性大于实操性,图的还是情绪发泄、吸引流量。

  因此,“厌孩”情绪不过只是部分自媒体的流量密码而已。其实,当年轻人说“厌孩”时,他们厌的其实是那些对“熊孩子”的吵闹心安理得、用道德来绑架批评者的“熊家长”。当父母帮助孩子去关注到身边人的需求,使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降低对公众的影响,我相信大多数成年人能够容忍幼童的喧闹。

  撕掉“厌童症”的标签,需要我们认识到,孩子成长阶段的不可跨越性,决定了他们需要获得更多的包容和理解。而孩子的健康成长,除了家庭环境,更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当一个扰乱公共秩序的懵懂小儿,得到周围人的善意提醒,他也会逐渐明白对身边的人抱以善心,这便是社会对孩子的正向影响。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孩子是一个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决定了社会的未来。

  消除“厌童症”焦虑,除了父母、旁人的努力,更关键的是如何创造一个对儿童友好的环境。“熊孩子”的背后不一定有“熊父母”,但一定折射出了某些不合理、待改进之处。贴上标签,撕裂舆论,加深对立,没有任何积极作用。我们应尽自己所能,尽量满足孩子和成年人在公共场所的不同需求,以平衡各方权利,共同缔造友好型社会。只有整个社会给予每个成员充分的空间,相互包容才得以实现。

  4.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

  当有孩子的人和没孩子的人在网上吵得不可开交时,有人提出这样的建议:

  (1)在公共场合提供足够的“家庭/儿童”设施

  就像母婴室、哺乳室等,如有需要,餐厅可以设立专门的“家庭区”,在高铁上也可以设立专门的“儿童车厢”等。

  (2)建立完善的“熊孩子家长惩罚制度”

  很多人讨厌“熊孩子”,归根究底在于其背后的“熊家长”。其实绝大数人都可以容忍孩子偶尔的哭闹,前提是父母真心去哄、去管教,而不是放任不管。但太多的“熊家长”太不作为,丝毫意识不到自己的失责。如果有完善的惩罚制度,并坚定实施,相信“熊家长”绝对会少很多。

  (3)需要各个群体的相互理解

  作为家长应该做到:自觉,教育孩子公共场合应该怎么做;主动,带孩子出门要先考虑到各种情况,并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换位思考,如果孩子影响到别人,应当理解别人的情绪。态度谦和一点,避免冲突升级。作为被孩子影响的人们,也要更包容一些。多给家长一些时间去哄孩子。因为孩子天性活泼,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童天生如此。他们不是机器,不可能按暂停按钮就能立即停止哭闹。

  最后,想起这么一句话:“与孩子或老人在一起可能会感到不舒服,但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并且在他们生命中的某个时刻即将成为老人。如果一个人能够理解他或她也可能收到歧视,他们在与他人打交道时自然会表现得很谨慎。”毕竟,每个人都是从调皮的幼儿一步步成长为大人,又从青壮年慢慢变为老年人。今日嫌弃他人的声量,也许会像一颗时空子弹,终有一日会正中自己的眉心。 本版稿件据北京日报、上游新闻等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田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龚建华一审被判十五年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