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借助“AI填志愿”靠不靠谱?专业人士:可参考 不能偏信

要闻 西安晚报 2023-07-07 07:07:06

输入分数,人工智能分析,即刻生成一张志愿表,能上的大学、专业及录取概率一目了然……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和应用,AI填报志愿成为学生和家长的一个新选择。AI填报志愿到底是降低咨询成本、提高数据分析能力的工具,还是割韭菜的新噱头?人生的未来学业规划,真能依靠AI一键搞定吗?

AI填志愿“神器”应运而生

“填报志愿一键搞定”、“AI智能选专业”、“数据全、更新快”,网上随手一搜,高考分数公布后,许多机构都在卖AI志愿产品。产品价格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并宣称能提供历年志愿填报、性格分析、学业规划等服务。

“疯狂翻阅了几百页的招生手册毫无头绪,最近AI填报志愿非常火,相较于七大姑八大姨的建议,我愿意试试AI。”高考生小文说,今年她的高考分数是538分,虽然分数不拔尖,但还是想冲一冲,于是找到了几个填报志愿的网站,准备挨个试试。

小文选择好一款“神器”后,输入自己的分数,“985”“211”“双一流”全都勾选,确定心仪专业后智能筛选就开始了。不到一分钟,系统就筛选出一所符合要求的学校,但是想要查看详情,必须充值。“如果花600多块能买个好前程,也值了。”充值成功后,屏幕显示为小文匹配的是贵州大学,但是不到10%的录取概率让她大失所望。于是,她又尝试其他“神器”,这次,她选择了一个用户量更大的软件,再一次充值成为会员后,填上与上次一样的筛选条件,但结果居然没有一所符合要求的学校。

接连尝试了几款AI志愿填报“神器”后,小文发现每一次得到的分析结果都有很大的差异,试得越多她心里越没底。最后,小文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填报了志愿,并被第一志愿所录取。

互联网巨头纷纷下场

每到高考季,市面上就会涌现出很多咨询服务软件,近两年AI的爆火,更是让一些商家嗅到商机。

教育部前不久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再创新高,达到1291万人。在升学焦虑下,各种“考得好不如报得好”“不能浪费每一分”等话术广泛流行,以至于志愿填报成为高考的“第二战场”。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1850余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志愿填报”。另外,已有上千个“志愿填报”相关软件著作权获登记批准。对于教育机构、互联网大厂和网红名师来说,用户需求旺盛、付费意愿较高,填报志愿俨然成长一桩热门生意。

记者了解到,百度2013年首次在移动端实现“报考查询功能”。目前,百度推出了AI智能估分、AI高考档案、AI志愿助手、AI对比分析等多个智能报考服务。

2019年,阿里推出“夸克”,提供志愿辅导、模拟填报、AI录取预测等服务。在考生输入省市、分数、位次等信息后,可以按照“冲、稳、保”三个梯度提供志愿参考。

腾讯在2019年正式进入AI高考志愿填报市场,推出了腾讯高考和志愿通两款产品。此外,腾讯还与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合作,提供相关的数据分析和咨询服务。

近期,网易传媒自研的志愿填报类产品“网易高考智愿”升级,在整合各省考试院权威数据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学校和专业录取分数线的精准预测。

除了互联网巨头,市面上已经诞生了蜻蜓志愿、优志愿、旭德教育、赢鼎教育、百年育才等一众付费志愿填报服务机构。其中,百年育才、旭德教育都已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从这几家公司的业绩可以窥见高考志愿填报的收入情况。

安全和隐私问题不可忽视

随着多家平台引入了“人工智能、AI填报”这类新型工具,众多科技巨头纷纷布局这一市场。面对这一现象,我们不禁要问:AI高考志愿填报真的靠谱吗?

有消费者在黑猫平台投诉AI志愿填报服务内容时表示,“号称成功率在70%以上,可AI建议填报的6个大学一个都没录取,最终录取的是我自己填报的大学。”

一位人工智能专家表示,ChatGPT以及大部分的人工智能模型,不是专门为填志愿训练的,算法的训练很大程度依赖于训练数据的选择,包括了建模方式,对考生、学校和专业到底怎么评估,而且高考题目每年的难度不一样,各地区考卷也不一样。所以,目前依靠人工智能填报志愿具有局限性。但是,也不能完全否定这类工具的作用,大数据驱动的AI算法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问题,高考考生及家长可以用来参考,但不能偏信。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教育部主任、高级分析师陈礼腾认为,AI应用于高考志愿填报,无疑是对技术的一次大胆尝试。这种服务可以帮助学生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志愿填报的效率和准确性。

但是,使用AI填报志愿,安全和隐私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陈力腾认为,学生在使用AI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时需要提供大量的个人信息,如成绩、兴趣、家庭背景等。如果这些信息被泄露或滥用,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有关部门和学校需要对这些服务进行严格地监管和保护措施,确保学生的隐私和数据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AI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的兴起是科技与教育结合的一次重大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挑战,才能真正利用这些新技术为教育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希望。

首席记者 龚伟芳


来源:西安晚报

编辑:王莉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品美食 住民宿 穿汉服 西安暑期旅游究竟有多火 下一篇:新能源车遭遇充电“瓶颈” “新神器”破解车主“续航焦虑”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