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米兰·昆德拉去世享年94岁 莫言余华都是他的忠实读者

要闻 华商网-华商报 2023-07-13 06:50:45

  据法国媒体报道,欧洲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去世,享年94岁。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先后六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尽管终究未能获此殊荣,但他世界级的文学成就早已举世公认。

  作为世界上读者最多的作家之一,米兰·昆德拉却成功“隐身”。近40年来,由于一直拒绝在媒体上露面,并极度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他似乎已从公共视野中消失,可他笔下的故事和思考依然在搅动着这个世界。

  作品摘录

  所谓美,就是星光一闪的瞬间,两个不同的时代跨越岁月的距离突然相遇。美是编年的废除,是对时间的对抗。

  ——《笑忘录》

  人有一种天生的、难以遏制的欲望,那就是在理解之前就评判。

  ——《小说的艺术》

  在这个世界,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被控制和记录。

  ——《认》

  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便会一直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生活在别处》

  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迷惑,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砰然关上时,他们都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这样的时刻使我感到,历史总是喜欢开玩笑的。

  ——《玩笑》

  出身音乐之家

  曾修习哲学、电影

  1929年4月1日,米兰·昆德拉出生于捷克第二大城市布尔诺。父亲是钢琴家、音乐教授,当过音乐学院院长。昆德拉十三四岁时,正值二战时期,他师从捷克最出色的作曲家之一保尔·哈斯学习作曲。后来,哈斯被关进集中营,再也没有出来。昆德拉始终把他当做“我个人神殿中的一位”。他写下的第一首诗,就是《纪念保尔·哈斯》。

  1947年,18岁的米兰·昆德拉成了捷克共产党的一员。1948年,19岁的米兰·昆德拉考入布拉格查理大学哲学系,后来又到布拉格电影学院读电影专业,并在那里毕业。

  1956年,昆德拉完成学业并留校任教,教授世界文学。之后,昆德拉开始大量阅读理论书籍,并继续大学期间就已开始写作的《小说的艺术》一书。这本书从25岁开始,至27岁完成,差不多花了两年时间。《小说的艺术》1960年出版,1964年获得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奖。《小说的艺术》出版之后,昆德拉集中开始撰写剧本。

  作品被捷克列为禁书

  离开故土加入法国国籍

  1968年8月,苏联军队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昆德拉参与了“布拉格之春”运动,在运动被镇压后不久被列入黑名单,给他带来世界声誉的作品《玩笑》被列为禁书,立即从书店和图书馆消失了。同时,昆德拉党籍被开除,在电影学院的教职也被解除,还被禁止发表任何作品。

  1975年,米兰·昆德拉和他的妻子前往法国,经人举荐在雷恩大学担任助教。1978年,他们定居巴黎,并于1981年加入法国国籍。他在法国完成的《笑忘录》讲述了在苏联人占领之下的普通捷克人的生活,奠定了昆德拉流亡时期作品的基调。在《笑忘录》出版后,捷克政府剥夺了昆德拉的国籍并禁止该书发行。

  流亡11年后,昆德拉第一次用“法国作家”称呼自己,出版了用法语写作的评论集《小说的艺术》,法语自此代替捷克语成为了他创作的第一语言。

  法国文学译者余中先曾在一次活动中评论昆德拉的创作脉络与其流亡生涯的关系:“昆德拉是一个背井离乡的作家,用母语写作要经过很多审查,到法国以后试图用法语写一些随笔,慢慢就试图把他自己跟作品进行某种割裂,把以前的作品和后来的作品进行某种程度的梳理,排斥掉一些东西,又留下一些东西。我总觉得他心里有一个解不开的结——到法国后他更加强调他作为小说家的身份,而不是不同政见者。”

  流亡40多年后

  重获捷克公民身份

  从《笑忘录》开始,昆德拉小说的政治性因素渐渐减少,直至消失,但他仍在广阔的哲学语境中思考政治。昆德拉的作品常常将自己置身于小说之中,与自己的创作进行互动,并多在爱情与政治、笑与思、轻与重之间交织展开。

  1984年,昆德拉最具影响力的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出版,小说描述了捷克人在“布拉格之春”事件后的困境。1988年,这部小说被美国导演菲利浦·考夫曼改编成电影(中文译名《布拉格之恋》),大获成功。

  1995年秋天,捷克政府决定将国家最高奖项之一——功勋奖授予米兰·昆德拉,他欣然接受。2008年,昆德拉获得了捷克国家文学奖,但他没有回来领奖。2009年,他被授予布尔诺市(他的出生地)的荣誉市民称号。2019年,流亡40多年的捷克裔法国作家米兰·昆德拉在90岁时终于重新获得了祖国的公民身份,捷克外交部感谢昆德拉的作品“让捷克享誉世界”。

  2020年9月20日,昆德拉获得卡夫卡文学奖,这是继之前的耶路撒冷文学奖(1985)、奥地利国家欧洲文学奖(1987)、捷克国家文学奖(2007)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奖项。

  “昆德拉热”影响中国文坛

  莫言余华是忠实读者

  昆德拉一生著作等身,获得多项国际文学奖项殊荣。作为20世纪小说美学革命的伟大探索者,昆德拉创造了“思索的小说”之高峰,从而“将哲理小说提高到了梦幻抒情和感情浓烈的一个新水平”。而他的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两大鲜明印记——音乐性和中欧性。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米兰·昆德拉的作品就被译介到中国,并掀起了一波翻译、阅读、模仿、崇拜的热潮。尤其是他著名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成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精神之书”。莫言、余华、王安忆、毕飞宇这些日后的大作家都曾是昆德拉的忠实读者。

  “我个人认为,没有一个作家,尤其是活着的作家对中国文学界、批评界、大学研究人员产生过如此大的影响。”曾翻译昆德拉数部作品的翻译家董强曾表示,昆德拉的思想之深刻与他个人经历有关系,从捷克到西方、从小国到大国的经历让他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在每部小说里,他都带着批判眼光审视,他几乎重写了法国小说史甚至文学史。

  进入21世纪,中文世界对于昆德拉的热情不减。“现在人们再去读昆德拉,恐怕不会把他当作一个政治敏感人物,或试图从他的作品里看出对于当时社会的种种反叛性,更多的是阅读他面对生存的态度,比如说以嘲笑、戏谑、幽默、举重若轻的方式来书写人生。”余中先表示。

  莫言也曾评价他的作品:小说中的讽刺有一点儿像黑色幽默,又不完全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味道。

  可以说,如果没有昆德拉,20世纪的文学要无趣得多。昆德拉在《笑忘录》中写道:“人与权力的斗争,就是记忆与遗忘的斗争。”这也是他被中国读者引用甚多的句子之一。如今,这位终年与遗忘抗争、书写记忆的作家离我们而去,我们却无法笑着忘却他。 综合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曹静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小区里有人遛狗不拴绳物业管不了?西安市公安局限养办回复 下一篇:辽宁海城发生重大刑事案件 知情者:3人遇害 疑因家庭矛盾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